疫情期間的感人故事 防范疫情的感人故事先進事跡
【你好,我叫志愿者】
沒人知道,口罩的背后是一張怎樣的面容。人們看到的,永遠是一雙雙充滿笑意的眼睛;
沒人知道,廣播的那頭是一個怎樣的姑娘。人們聽到的,永遠是一段段溫情脈脈的朗讀;
沒人知道,駕駛座上是來自哪里的兄弟。人們感受到的,永遠是一次次安全平穩(wěn)的接送。
聚是一團火,散是滿天星,這些忙碌的身影無處不在。當人們問起他們的名字,他們回答:“你好,我叫志愿者。”
守護武漢,他們挺身而出
今年25歲的武漢經(jīng)開外國語學校教師董夢婷,是忙碌在武漢沌口方艙醫(yī)院里的一名志愿者播音員。她每天早上6點鐘從家里出發(fā),前往方艙醫(yī)院,和危犇、王雨慧、胡紫寒等志愿者一起為病人們提供播報等服務(wù)。
“我們會在病人吃早飯、午飯的時候進行播報,比如公布新消息、讀一些文章和感謝信,傳播正能量,為他們加油鼓勁,同時也會向病人推薦科普書籍,并記錄發(fā)生在艙里的暖心故事。”董夢婷說。
前幾天,住在沌口方艙醫(yī)院里的一位患者徐海霞對董夢婷她們說,想為艙里的醫(yī)護人員唱首歌,以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。經(jīng)過一番協(xié)調(diào)和廣播通知,徐海霞的要求很快得到了滿足。“現(xiàn)在,M19床的病友徐海霞為大家?guī)硪皇住陡卸鞯男摹?rdquo;“病毒無情,人間有愛,相信大家一定會早日康復,親愛的艙友們讓我們一起加油”……歌曲唱完,她們不忘及時為病人加油鼓勁。
作為一名武漢人,董夢婷告訴記者,她身邊有很多人都成了志愿者。“我身邊的人要么堅守在戰(zhàn)‘疫’前線,要么成為志愿者,我也想做一些事情,朋友、同事們也都很支持、關(guān)心我,每天都會問我‘到家了沒有’‘今天身體怎么樣、有沒有不舒服’,我們齊心協(xié)力、眾志成城,一定能夠早日戰(zhàn)勝疫情。”董夢婷說。
“借用一位病人的話,‘冀以塵霧之微補益山海,熒燭末之光增輝日月’,我慶幸能有機會為武漢出一份力,我們也都堅信,武漢會好起來的!”胡紫寒說。
在武漢,志愿者就像一束束陽光,溫暖著這座英雄的城市,也溫暖著身邊每一個人。
陳煥桃是武漢市漢南區(qū)湘口街雙塔社區(qū)的一名退休干部。疫情發(fā)生以來,他不顧個人安危,連續(xù)多日奔走在大街小巷、各個小區(qū),給居民量體溫、消毒、送藥,以社區(qū)防疫志愿者的身份繼續(xù)貢獻自己的力量。
“家里有沒有從外地回來的打工人口啊?盡量少出門,出門一定記得戴口罩。來,把體溫量一下。”每天早上8點半,戴著口罩、穿著志愿者馬甲、拿著體溫測試儀的陳煥桃總會準時出現(xiàn)在社區(qū)里,挨家挨戶上門給居民測量體溫。排查工作結(jié)束后,陳煥桃會再回到社區(qū)領(lǐng)取消毒藥水,對居民樓的入口和樓梯、垃圾桶進行消毒,盡管經(jīng)常會汗流浹背,但他從沒有過一句怨言。“能夠為居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,貢獻我的微薄之力,累點也值。”陳煥桃說。
暖心的瞬間無處不在,武漢正在慢慢蘇醒。
“黃老師,我在宿舍放了幾包醫(yī)用外科口罩,放假前沒拿回去,您把那幾包拿去吧,就在南八506的一號床旁的桌子上……”近日,江漢大學教師黃韻雅收到了一位學生發(fā)來的捐獻口罩信息。這段時間以來,黃韻雅一直在通過朋友圈等平臺積極為武漢籌集物資、善款,得到了大量親朋好友的支持。
像黃韻雅一樣,很多武漢市民的微信頭像上多了四個字“武漢加油”,他們義無反顧地挺身而出,盡自己所能,為抗擊疫情貢獻一份力量。